top of page

我和钢琴-3

退休之后,钢琴成了我生活的重心。我弹过的每一首歌,就像一个个音符组成的时间线把我牵引回往昔。《让我们荡起双桨》使我想起小学时,老师带我们去紫竹院公园划船的情景;文革时期,我进了工厂,《革命熔炉火最红》成了每日午休时的背景音,由工厂大喇叭反复播放;我家当时住在军区修干所,记得有一天回家,看到十几人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正在传达室前演出,唱的是《见到你们格外亲》。(这支熟悉的旋律,我花了整整三个月才弹下来。)上大学时,看了电影《闪闪的红星》,特别喜欢里面的插曲。那时的我,内心仍在现实与理想中挣扎。文革结束后,中国大地从沉寂中苏醒,新电影、新歌曲层出不穷。《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》《年轻的朋友来相会》…… 空气中飘荡着一种久违的轻松与希望。即使后来我们重新审视那段历史,也无法否认,那些歌声曾真实地陪伴过我们。

练钢琴最考验人的,莫过于耐心。每当开始练习一首新曲子,我总要经历两个必经的阶段。第一个阶段是背谱——需要将乐谱从头到尾反复慢弹十几遍,直到能够脱谱演奏。这个过程虽然单调乏味,但我渐渐觉得,这是一种锻炼脑力、预防老年痴呆的好方法。第二个阶段是熟练练习,这是最令人煎熬的一关。有时一首曲子反复练习了上百遍,仍然难以克服力度不均、节奏不稳的问题。有好几首歌,我都是在这一阶段放弃的。现在回头想想,那些没能坚持下来的曲子,其实并不是真的难,而是当时的我还不够有耐心。如果再多坚持几天,它们也许早已被我征服。

随着时间的推移,好像有种紧迫感督促着我不断地收集老歌的钢琴谱。收集曲谱的速度超过了练琴的速度,那些弹不完的歌曲,成了我每天的期待与动力。也许,对我们老年人来说。学钢琴的意义早已不在于是否弹得准确,而是在于学会如何把一生的记忆、情感与执念,一点点地,缓缓地,倾注进那黑白琴键之间。

我建立了个人网站:lingpiano.com,那里收藏着我这十年来弹奏过的所有曲目。每次弹完一个新歌曲,我就会把它上传到网站。我的网站会一直更新下去,直到有一天,我再也无法继续。

bottom of page